元宵節,並非只是一個提燈籠、吃湯圓的傳統小節日
當行程排定前會有先行人員到達
下炮、布置場地(建議要拍攝前 0.5~1hr先來此找尋最佳拍攝點位)
前鋒神轎會先至宮廟前敬拜主神
炸邯鄲活動相傳由道卡斯族的「造佛」習俗而來,多名勇士扛著神轎
輪番上陣接受炮擊,他們頭帶黑色「錢帽」,上身赤裸僅圍毛巾,下半身穿紅短褲及白布鞋,手持扇子
上場前得先「請水神」淨身、去穢氣、加持肉身,希望將火傷降到最低。
沿途護送神轎在定點接受信徒的炮陣迎接
當神轎進入敬拜後,將近入高潮
注意:耳塞、口罩先佩到完善
鞭炮聲四起,圍觀的民眾紛紛走避,只留下一群瘋狂的攝影愛好者,試圖逼近…
火砲聲響起時,隨時注意你的位址
筆者就忽略此項
砲炸邯鄲爺;所以炮是跟邯鄲爺
邯鄲爺到哪炮到哪~~~
我勒~~感到熱感痛楚後,才發現炮落到身上
炸邯鄲爺時除了四位抬轎之外
還要有一位領隊,開始不清楚領隊的功用,觀察發現炸邯鄲爺時
四位抬轎手需來回走動,在一片煙霧下根本搞不清楚東西南北,需待領隊來幫忙指引方向!
領教過就知道,那股灼熱及炸彈威力並非輕鬆
願意抬轎的人都是相信愈炸愈旺
那股痛觸是種堅信的鬥志
因為相信他們堅持
領隊不時指引抬轎人員方向
台東為肉身邯鄲站於轎上轎尾安奉邯鄲爺神像
竹南則是神轎安奉神像金身,轎夫共同接受火砲洗禮
不論如何意義均相同
輾轉到前發現媽祖婆看著眾生的敬意
台灣各種不同性質的慶典
展望著不同型態的發展
安樂的環境會使人墮落
如果受到困苦;這是老天爺要把重任交付給你
並非古代如此,現代也如此~~~
最後介紹一下邯鄲爺:
邯鄲爺又稱為玄壇爺,屬於五路財神之一,相傳因為邯鄲爺怕冷
所以當祂元宵夜出巡時,民眾都會將鞭炮丟擲在邯鄲爺身上,為祂取暖
炸的愈多財運越來越旺,因而發展成炮炸邯鄲爺民俗
竹南元宵節的炸邯鄲爺習俗,相傳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
2012參加炸邯鄲拍攝活動,未看到金身
2013參加炸邯鄲拍攝活動,看到金身開啟我人生另一道署光
2014參加炸邯鄲拍攝活動,期盼未來近早夢想實現
擦亮相機看好行程出發去~~~